2023级专业实习实践之星——孙雨琪
作者:孙雨琪 时间:2025-08-14 编辑:张浩雨 审核:崔晓 点击数:
这周是我在天桥区法院实习的第二周,工作内容既有延续性的琐碎,也有突破性的收获,让我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又深了一层。
前四天的主要任务,依然围绕卷宗整理展开。上周开始接触的订卷宗工作还在继续,这项看似简单的活儿实则藏着不少门道。要按照案件流程把起诉状、证据材料、庭审记录等文件按顺序排好,确保页码连续、内容完整,再用打孔机固定、装订成册。经过一周连续性的订卷宗,我可以说是非常熟练了,本来很厚的卷宗刚上手时总定不好,但是现在我已经能把握好打孔时的在卷宗上的距离了。果真是“孰能生巧”。
除了订卷宗,这周新增了粘封条的工作。封条虽小,却关系到卷宗的密封性和严肃性。按照规定,要在卷宗装订线处整齐粘贴,确保覆盖所有装订孔,边缘不能歪斜,最后还要在骑缝处加盖法院印章。起初总掌握不好力度,要么粘歪了,要么边缘起翘,练了几次才找到窍门。看着一本本封好的卷宗整齐码放在文件柜里,心里竟生出一种莫名的成就感——原来这些看似机械的重复劳动,都是司法程序严谨性的体现。
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周五上午的旁听。跟着书记员小姐姐走进审判庭时,原告和被告还没有来,我在旁听席上随便找了个位置坐,书记员小姐姐开始庭前准备,随后,原告与被告陆续就座,本以为原被告中会存在紧张的氛围,但并没有,大家是放松的但又不缺乏严肃状态。审判员到庭后,开庭了。这是一起代理合同纠纷案件:原告称被告租户拖欠合同尾款未支付,要求支付尾款;本案有两个被告,被告一是个人,与原告协商签订合同,也承认拖欠原告债务,被告二是一个公司,却不承认拖欠,认为是被告一的个人行为。
庭审中,法官先核实双方身份,再引导他们陈述事实、出示证据。在法庭调查阶段,双方对证据的目的性基本上都有异议,所以持续了很长时间。让我触动的是法官的态度:他没有急于下结论,而是耐心倾听双方的每一个观点,对模糊的细节反复询问,尤其关注“被告一在协商合同时代理的是被告二的还是自己的公司”“被告一是否存在代理被告二的表见行为和外观”这些关键事实。
走出审判庭时,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。以前总觉得法律是冰冷的条文,可在这场庭审里,我看到法律的温度——它既要维护合同的严肃性,也要考虑实际履行中的情理。法官不是简单地“判对错”,而是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,寻找双方权益的平衡点。这让我明白,司法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,更需要对公平正义的坚守和对生活现实的体谅。
这周的工作,既有“细枝末节”的打磨,也有“直面纷争”的震撼。粘封条、订卷宗让我懂得程序正义的分量,而庭审旁听则让我窥见法律实践的复杂与深刻。下周,我还要带着这份感悟,继续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。(指导老师:李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