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级专业实习实践之星——张程越
作者:张程越 时间:2025-08-31 编辑:张浩雨 审核:崔晓 点击数:
第四周的实习像一场无声的修行,那些藏在行动背后的思绪,比任何语言都更让我看清司法工作的肌理。
周三中午接到凤凰小区盗窃案的警情时,我的手心微微出汗。不是紧张现场的混乱,而是突然意识到,接下来警察们要记录的每一个字,都可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损失能否挽回。跟着民警上楼时,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脚步亮起又熄灭,恍惚间觉得,我们正走向一个被打碎的日常——门后的人,或许此刻正盯着空荡荡的首饰盒,一遍遍回想究竟哪里出了错。
进了住户家,被害人指着床头柜哽咽,向我们说明被盗的情况。民警们都低头快速记录。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里,我明白那是岁月和情感的凝结。原来这些被偷走的不只是黄金,还有人心里最珍视的念想。

整理笔录时,警察们圈出“大概凌晨五点”那行字,让记录的人重新确认。记录者挂了确认电话,把时间修改为“凌晨五点十分左右”。我以前总觉得法律文书刻板,此刻才懂,那些精确到分钟的记录,不是冷漠,而是想用最客观的方式,为受害者留住一点被尊重的可能。
在检察院扫描卷宗的那天,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卷宗上,照出纸张边缘的褶皱。看到现场照片里那只敞开的首饰盒,我忽然想起被害人说的“结婚戒指”,心里莫名有些发沉。这些冰冷的证据背后,藏着许多人的生活碎片。
跟着检察官去传唤嫌疑人时,看守所的铁门“哐当”一声关上,我下意识屏住了呼吸。看着那个年轻人低头认罪的瞬间,没有想象中的解气,反而有种复杂的情绪——他或许也有家人,却用错误的方式打碎了别人的生活。检察官说“法律认证据,也认态度”时,我忽然明白,惩罚不是目的,或许是想让他知道,有些代价必须自己承担。
周五寄文书时,对着电脑核对了五遍信息。指尖划过键盘的间隙,想起这一周的种种:被害人的眼泪,卷宗里的指纹,铁窗后的沉默。原来司法工作者的内心,总要在理性与感性间找平衡——既要用证据说话,又不能忘了每个案件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。
这一周没说太多话,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。那些没说出口的感受,比任何记录都更清晰:原来所谓正义,不只是抓住谁、惩罚谁,更是在每个细节里,守住对人的尊重。(指导老师:樊奕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