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级专业实习实践之星——蔡卓妍
作者:蔡卓妍 时间:2025-10-14 编辑:张浩雨 审核:崔晓 点击数:
本周是我在检察院实习的第九周,工作内容围绕撰写案件审查报告、案件证据与法律文书辅助整理展开,既是对我基础实务操作的熟练巩固,也是加深我对复杂法律问题的深度思考,让我对检察工作的专业性与严谨性有了更真切的认知。这周我的核心任务集中在两类案件的实务处理上,一是撰写故意伤害案的审查报告,二是补充整理滥用职权罪案件的证据,同时协助检察官老师梳理法律问题研究及法条理解与适用类文件。
其中,故意伤害案的审查报告撰写难度超出我的预期。该案犯罪嫌疑人口供存在多处细节矛盾,比如对伤害行为发生的时间、使用的工具、与被害人的接触过程等表述前后不一,给事实认定带来不小阻碍。为了厘清真相,我只能逐页翻阅案卷,将犯罪嫌疑人口供与被害人证言、证人证言逐一对照,标记出一致与矛盾的关键点,再结合现场勘验笔录、伤情鉴定意见等客观性证据交叉验证。比如嫌疑人称“未拉着电锯”,但被害人证言提及“看到电锯拉开了”,且伤情鉴定显示伤口符合电锯拉开造成的特征,这些证据形成的链条最终帮助我排除了口供中的矛盾点,也让我深刻体会到“以证据为核心”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需要在每一处细节中反复推敲。此外,在补充整理滥用职权罪案件证据时,我重点对犯罪嫌疑人对不同受贿细节进行分类归档,标注出证据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对应关系。这一过程也让我对之前接触较久的职务犯罪案件有了新的理解。

经过几周的实践,本周我已完全熟练掌握了检察文书的打印、扫描、盖章全流程操作,对审查阶段不同文书的打印份数也烂熟于心——比如向犯罪嫌疑人送达的《权利义务告知书》则需根据犯罪嫌疑人人数单独打印并逐份标注身份信息,这种看似基础的工作,实则是保障案件流程顺畅的重要环节,比如一次打印份数错误可能导致文书送达延误,而熟练的操作能为检察官节省更多时间用于案件审查,这也让我明白实习无小事,每一项工作都是检察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回顾本周,虽然我在案件审查中遇到了口供矛盾的难题,但我通过反复梳理证据最终克服;虽然在思考复杂案件问题时我仍有诸多疑惑,但通过讨论与学习我也逐渐明晰思路。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:对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仍不够深入,对具体程序规定掌握还不够全面。
接下来,我会主动向检察官老师请教法律适用中的疑问;同时继续夯实基础,在每一份文书处理、每一次证据梳理中保持严谨,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务能力,争取在后续的实习中能更高效地协助检察官开展工作,真正将法学理论与检察实务结合起来,在参与实务、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持续成长,为未来的法律职业道路筑牢基础。(指导老师:马红)